放下即幸福:林清玄启悟人生系列


作者:林清玄      日期:2015-12-01 15:51:37

林清玄是台湾著名作家,该书是他禅心类散文。禅心类散文是林清玄代表性文体,该书是林清玄散文的精华部分。
本书简介:
  林清玄启悟人生系列之《放下即幸福》,精选林清玄优美的禅心散文,全书分为五个精彩版块:“空出我们的杯子”“安心的时候”“处处莲花开”“平常心”“像风一样自由”,告诉人们如何以禅心对待复杂生活,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开悟,是林清玄散文中开启生活智慧的篇章。
  作者简介:
  林清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作家”之一。
  目录:
  空出我们的杯子
  不是茶003
  世界如此广阔007
  桥流水不流010
  一毛吞海013
  不曾一颗真017
  我子天然021
  我有一布袋024
  一尘027
  空出我们的杯子030
  动地一声消息尽033
  自己的眼目036
  众妙之门039
  不下棋的时候043空出我们的杯子
  不是茶003
  世界如此广阔007
  桥流水不流010
  一毛吞海013
  不曾一颗真017
  我子天然021
  我有一布袋024
  一尘027
  空出我们的杯子030
  动地一声消息尽033
  自己的眼目036
  众妙之门039
  不下棋的时候043
  安心的时候
  抹茶的美学049
  地暖,或者春寒054
  荷花之心058
  沉香三盏061
  时到时担当064
  墨趣067
  三昧华无相071
  观音观074
  采更多雏菊077
  痛苦来的时候080
  掬水在手083
  阿阇世情结086
  安心的时候089
  再谈神会093
  平常心
  一味099
  达摩茶杯106
  吾心似秋月111
  你能钉补虚空吗?117
  第一义不可说121
  但尽凡心125
  梅花扑鼻香128
  居山与见道131
  庭前绿苔生134
  以智慧香而自庄严137
  无风絮自飞141
  平常心不是道143
  直心真实,菩提道场146
  大地山河一片雪149
  重看神秀152
  智慧之羹155
  常在道场158
  临济启悟的一喝161
  处处莲花开
  心眼同时,会心一笑167
  出门便是草171
  一切水月174
  只手之声177
  不着于水181
  发从今日白184
  学看花187
  处处莲花开191
  卷帘194
  记忆的版图201
  随缘与任运206
  家舍即在途中209
  像风一样自由
  像风一样自由215
  净土之风217
  去做人间雨220
  步步起清风224
  斩春风229
  超群老赵州232
  丈夫气宇如王235
  平常心是大手印238
  禅皮诗骨242
  可以儿戏246
  体露金风250
  不与万法为侣253无风絮自飞
  在我们家乡有一句话,叫“菜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无法分辨的。
  因此,像兄弟分家产的时候,夫妻离婚的时候,有许多细节部分是无法处理的,老一辈的人就会说:“菜瓜藤与肉豆须,分不清呀!”还有,当一个人有很多亲戚朋友,社会关系异常复杂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一句。以及一个人在过程中纠缠不清,甚至看不清结局之际,也可以用这一句来形容。
  住在都市的人很难理解到这九个字的奥妙,因为他们没有机会看到丝瓜与肉豆藤须缠绵的样子。乡下人谈到人事难以理清的真实情境,一提到这句话都会不禁莞尔,因为丝瓜与肉豆在乡间是最平凡的植物,几乎家家都有种植。我幼年时代,院子的棚架下就种了许多丝瓜和肉豆,看到它们纠结错综,常常会令我惊异,真的是肉眼难辨,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到现代人复杂难以理清的人际关系,确实像这两种植物藤蔓的纠缠,想找到丝瓜与肉豆的根与果是不难的,但要在生长的过程分辨就非常困难了。
  有一次我发了笨心,想要彻底地分辨两者的不同,却把丝瓜和肉豆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见了觉得很好笑,就对我说:“即使你能分辨这两株植物又有什么意义呢?你只要在它们的根部浇水施肥,好好的照顾让它们长大,等到丝瓜和肉豆长出来,摘下来吃就好了。丝瓜和肉豆都是种来食用的,不是种来分辨的呀!”
  父亲的话给我很好的启示,在人生一切关系的对应上也是如此,一个人只要站稳脚跟,努力地向上生长,有时不免和别人纠缠,又有什么要紧呢?不忘失自己的立场与尊严,最后就会结出果实来,当果实结成的时刻,一切的纠缠就不重要了。
  另外一个启示就是自然,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依循这自然的发展,常常回头看看自己的脚跟,才是生命成长正常的态度。种什么样的因会结出什么样的果,是必然的,丝瓜虽与肉豆无法分辨,但丝瓜是丝瓜,肉豆是肉豆,这是永远不会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丝瓜长出好的丝瓜,让肉豆结出肥硕的肉豆!
  丝瓜是依自然之序而生长结果,红花是这样红的,绿叶也是这样绿的,没有人能断绝自然而超越地活在世界,此所以禅师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花与絮的飞落不必因为风雨,而是它已进入了生命的时序。
  日本的道元禅师到中国习禅归国后,许多人问他学到了什么,他说:“我已真正领悟到眼睛是横着长,鼻子是竖着长的道理,所以我空着手回来。”
  听到的人无不大笑,但是立刻他们的笑声都冻结了,因为他们之中没有人知道为何鼻子直着长而眼睛横着长,这使我们知道,禅心就是自然之心,没有经过人生庄严的历练,是无法领会其中真谛的呀!
  平常心不是道
  现在学禅的人,或甚至不学禅的人最最常挂在口边的一句是“平常心是道”。
  对于学禅的人,历来的祖师不都告诉我们,道在寻常日用之间吗?因此,“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是道,“行住坐卧,应机接物”是道,“喝茶、吃粥、洗钵”也是道,连瓦砾里都有无上法,何况是平常心呢?所以,大家只顾吃饭、睡觉就好了,哪里用得着拼老命的修行呢?
  对于不学禅的人,有许多从禅宗里盗了“平常心是道”的话,就以此为藉口,认为天下无道可学,只要平常过日子就好了,甚至嘲笑那些困苦修行的人说:“你们的祖师不是说平常心是道吗?何用这样精进辛苦的修行?”
  到底,平常心是不是道呢?
  要知道平常心是不是道,我们先来看“平常心是道”的起源。
  中国禅宗史上,第一位提出“平常心是道”的是马祖道一禅师,在《景德传灯录》里记载他向门人的开示:“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这是“平常心是道”的来源。
  在这段开示后,马祖道一禅师又有一些话用来解释“平常心是道”,我在这里摘取易于了解的段落:
  “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
  “名等义等,一切诸法皆等,纯一无杂。若于教门中得,随时自在。建立法界,尽是法界;若立真如,尽是真如。若立理,一切法尽是理;若立事,一切法尽是事。”
  “一切法皆是佛法,诸法即解脱,解脱者即真如,诸法不出于真如,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议用,不待时节。”
  这些都是白话,不难明白,意思是当一个人反观自心,证得妙用的本性,他就能进入纯粹自在平等无我的境界,那时他了达到自性是没有生灭的,知道法身无穷遍满十方。到了这个时候,他自然能平常的对待外在事物,不会为造作、是非、取舍、断常、凡圣所执着了。
  也即是说,当一个人明心见性,不为外来的情况所转动的时候,他才能时时无碍,处处自在,事理双通,进入平常的世界。平常不是指外面的改变,而是说不论碰到任何景况,自己的心性都能不动如一。
  了解到这一层,我们就知道“平常心是道”没有那么简单,在禅的精神里,只有见性人才能说“平常心是道”,一般学禅的人,心性都还没找到,怎么谈得上平常心呢?
  因此,对刚开始修行的人,平常心不是道,而是流血奋斗的事业,要透过非常的努力追求心性的开悟,而不能一开始就像祖师们一样说:“平常心是道”。
  关于“平常心是道”,最有名的一首诗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像我们每天闲事挂在心头的人,只有时常对自己提醒:“平常心不是道”,勇猛求菩提,才有机会体验四季的每一时刻都是“好时节”的平常心,否则大海红尘、平地波涛,刹那就把我们淹埋,哪里还有什么平常心!
  像风一样自由
  始随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
  ——长沙景岑禅师
  长沙禅师有一天去游山,回来的时候,首座问说:“和尚,什么处去来?”
  长沙:“游山来。”
  首座:“到什么处来?”
  长沙:“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首座说:“大似春意。”
  长沙说:“也胜秋露滴芙蕖。”
  这是禅宗史上被称扬不已的一段话。在我们俗人眼中看来,这是答非所问的话,为什么会被称扬呢?那是因为我们总是被名相所困,在生活里有所执着,做什么总有所为,有个目的地。
  举例来说,我们如果去游山,就会有个山名在,阿里山、玉山、太平山,然后我们去总有个目的。禅师之所以为禅师,是他们的生命无限自由,他没有道理计较、也没有执着的处所,于是他可以随着芳草前行,跟着落花回来。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那境界很有春天的意思呀!不不,也像秋天的露水滴在芙蕖。要知道,春意乃不在芳草与落花之间,春意在心,在不可执着之处。
  禅师的心就像风一样,风无形、无色、无所住留,但寒暖自知,如果说风是从什么地方来,要去向何处,就落于两边,失去作为风的自由,悟后的人正是如此,他也游山、散步,但他有心境的自由。
  后来的雪窦和尚读到这则公案,写了一首颂偈:
  大地绝纤埃,何人眼不开?
  始随芳草去,又遂落花回。
  羸鹤翘寒木,狂猿啸古台。
  长沙无限意,咄!
  在他的眼中,却看见了芳草与落花大似春意之处,有一只瘦小的鹤立在寒木上,一只狂猿在古台上咆哮,那是因为热闹温和的春天与气氛肃杀的境界无异,都是绝对清明空无的展现,里面有无限的意涵。
  我们或者无法像禅师活得那样闲适悠扬,但我们可以有美丽亲近的心来观照世界,当我们体会了“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的心境,何尝不能感受到风一样自由的气概呢?



上一本:民国风骨:时代激流中的文化人 下一本:林清玄菩提十书之紫色菩提

更多好书

本书说明

本书说明:《放下即幸福:林清玄启悟人生系列》的作者是林清玄 ,是很不错的传统文学图书,本书行文流畅,内容丰富,非常值得一读,阅读之后,请记得购买林清玄 的其他作品,以示对作者的支持。

精彩书单